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等的人士,双重国籍,是指一个人拥有两个国家的合法公民身份,也就是拥有两个国家的国籍,但中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只要放弃了中国国籍,那么就不再属于我们国家的公民再想加入,那就非常难了,另外,我国对于外国人(无国籍人)加入中国国籍的要求和审批也是非常严格的。
在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掀起了一股“出国热”,因为当时我国的经济刚发展,整个国家处于萌芽状态,这个时候国内相对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着较大差距的,而一些有条件的人选择了出国去享受更好的环境。
后来哪怕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个人经济水平得到提升,还是有很多人走出国门,其中有一些留在国外定居的人,加入了所在国的国籍(主要是美国),主动放弃了中国国籍。
虽然有人放弃中国国籍,但也有人选择加入中国国籍。比如“兰桂坊之父”盛智文,2008年放弃加拿大国籍并加入中国国籍,当时许多人对他的这一抉择表示质疑和反对,甚至是他的家人,但他最终仍然坚定着自己的选择,坚持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而中国也让他的愿望没有落空,香港政府基于他的一系列贡献于2011年为他颁发了象征无上荣誉的大紫荆勋章,如今是现任香港兰桂坊集团主席。
是什么原因让盛智文坚持加入中国国籍呢?这或许与他从小到大的经历有关,1950年,盛智文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中。很小的时候他就跟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移居加拿大魁北克,在他的成长经历中,还有过许多为减轻家庭负担而做兼职的经历,他成年后,19岁的盛智文因为工作原因来到了更加遥远的香港,当时的香港还没有回归祖国。
盛智文是抱着极大的热忱来到被视为遍地黄金的香港,在此之前,他利用自己的商业天赋已经积累了不少于100万加元的财富。
在盛智文看来,他更愿意在实战中得到能力的提升,他喜欢做生意,哪怕是没有大学学历,独到的商业眼光和积攒的生意经验已经足够让他在香港很快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刚来香港时,他带着老板的投资成立了Colby,专营成衣贸易。
1975年,他将市值达到22亿港元的Colby卖出,商业嗅觉敏锐的他盯上了香港的酒吧市场,当时大多数酒吧都是开在酒店里的,这对于一些想要在酒吧暂时放松和娱乐的年轻人非常不方便,还有很多来香港做生意的外国人也无法习惯开在酒店里的酒吧,这便是商机。在国外长大的盛智文想到了开一家餐厅,这个餐厅必须涵盖多种娱乐场所。
于是,盛智文花费了3200万港元买下一整栋大楼,把那楼里的所有办公室翻新之后,便拥有了很多餐厅、酒吧和卡拉OK这样的娱乐场所,然后再租给别人。
这样的餐厅一经推出后,很快就吸引到了众多的年轻人和白领,还有外国人,大家都喜欢在这里喝点小酒,轻松聊聊天,度过晚上漫长的时光。另外还有不同国家的小吃餐厅,每天下午5时到8时是“欢乐时光”时间,酒吧里挤满了下班的白领,在这里吃饱喝足了,这才回家。
兰桂坊渐渐成为一处有品位的消闲之地,酒吧、食肆及娱乐场所越开越多,成就了如今的“兰桂坊一条街”,更有香港旅游发展局的向外宣传,兰桂坊已成为香港的旅游热点,是众多游客的打卡点。而创始人盛智文也因此在香港家喻户晓,被形容为“快乐的制造者”,创业再次成功的盛智文对中国香港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1977年香港回归前后,有记者曾采访他香港回归是否意味着“完了”,但盛智文对此压根不担心,他非常看好香港回归后的发展,同时也相信中国的未来。事实也证明了盛智文的话,兰桂坊成为世界级的娱乐招牌,中央政府对经历了金融风暴的香港出台相关政策,帮助香港平稳度过。盛智文对中国充满了信任,他用八个月的时间说服家人关于他加入中国籍的决定,最终如愿以偿。